《掘光而行》洪瑞麟特展:從畫中尋找洪瑞麟所見之光

by Debbie Yu
125 views
《掘光而行》洪瑞麟特展

坐在北美館《掘光而行》的展場,看著洪瑞麟過去的訪談剪輯。影片裡的他,與其他礦工頂著黃色帽子不同,洪瑞麟戴著藍色的礦工帽,進入了礦場,帶著畫紙、墨汁、毛筆,在還能站立的空間繪製下礦工辛勞刻苦的肌肉紋理。

眼神永遠澄澈|洪瑞麟生平簡介

「礦工的本質實在是勇敢、冒險、忍耐。他每天埋在幾千萬年的礦層底下,在這暗無天日的世界裡,挖掘寶貴的物質貢獻給社會。他是踏實的勞動家,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一群。」

語義裡他是個觀察者、紀實者,但事實上他還是礦場的營運者、經營者。洪瑞麟出生於大稻埕臺北。父親洪祥海(字鶴汀)從事船頭行的商行記帳工作,平日擅長畫梅,也是洪瑞麟的藝術啟蒙。早在1920年就讀私塾時就展現出絕佳的繪畫天份,在師長與家人的支持之下開啟了他的藝術之路,並前往日本學習美術。

戰後家道中落,洪瑞麟開始打工賺取生活費,接觸到社會底層的樣貌,使他後來的作品更加關懷勞動者及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1938年,回台後,洪瑞麟接受倪蔣懷的邀請,到瑞芳礦場工作,後來娶了工頭的女兒彭金花。原本想攢夠錢就要去巴黎學畫的念頭,也隨著愛情而停泊下來。

洪瑞麟曾發表文章說「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對洪瑞麟而言,攜帶水墨紙筆進去礦坑是記錄生活,記錄下礦工的生命樣貌。在作畫的同時,他是個紀實者,別具慧眼看見勞動底下的藝術性,在寫實主義的基礎上做主觀的創作。這些作品在過去並未受到重視,絕大多數洪瑞麟的畫冊及專論都是在1980年代才相繼出版。1970年代臺灣在國際舞台外交受挫,引發了臺灣鄉土文學運動,帶動「擁抱鄉土,關懷現實」的在地關注,而洪瑞麟富有土地情感、強韌生命力的作品,便在這波浪潮中,成為最真摯的瑰寶。

1980年年移民美國加州,接下來的日子,眼前看見的不再是汗涔涔的灰黑肌膚,是太陽、雲彩與海洋。洪瑞麟晚年的照片仍保有著光亮的眼神,他的心境始終澄澈、明亮。

《掘光而行》從畫中尋找洪瑞麟所見之光

大稻埕的初心

洪瑞麟的藝術啟蒙父親洪鶴汀,自幼時常見父親父親磨墨作畫,父親喜愛畫梅花,在線條、墨色與留白中呈現梅的傲氣意境,在洪瑞麟的畫中也有這樣的韻味。

由於家境不錯,當時洪瑞麟進入私塾接受教育,深受私塾長稻垣藤與衛先生所傳遞的人道主義概念影響,當時私塾中的吳清海老師因愛好美術,且知洪瑞麟的藝術天份,變時常購買許多日本出版的美術雜誌供他參考、臨摹。後來極富繪畫天分及興趣的洪瑞麟,16歲時加入倪蔣懷出資成立的「臺灣繪畫研究所」學習美術,在石川欽一郎的指導下,開始西洋美術的訓練,時常在大稻埕、臺北近郊進行水彩寫生,從自然中觀察環境,關注自己腳下的土地。

自由的野武士

考取帝國美術學校後,他深受清水多嘉士先生影響,當時老師時常分享塞尚作品,透過長時間觀察,進一步對象物做深刻的組織跟解體。在現實的基礎上,透過內在本質的發現,再刻劃出主觀的意識。

當時帝國美術學校常以在野的武士自居,稱為野武士,含有不受拘束、激情、豪放的武士之意。此階段的洪瑞麟接觸到多元的藝術概念,嘗試不同的畫風,也日漸意識到自己所喜歡的主題。

勞動者的感悟

洪瑞麟留學時期,日本開始流行「普羅」之概念,普羅為平民的意思,可引申為「勞動者」。特別的是,洪瑞麟不僅是「接觸」思潮,更是身處其中。當時由於家道中落,洪瑞麟開始打工賺取生活費,恰逢普羅思潮興起,因此可在他此階段的作品中看到大量普羅大眾勞動的生活。

不過雖以普羅為主題,但此階段所繪製的作品也不帶有不悲憫的意念,而是將眼前的生活樣態記錄下來。此展區主要展示的是他在日本的寫生之旅。

礦工之頌

回臺後,洪瑞麟進瑞芳二坑任職,用畫筆記錄下礦工的工作樣貌。我想,是兒時水墨的啟蒙及讀書時西方寫實精神的訓練,讓洪瑞麟的作品別具特色,礦工的系列作品可以看見他十分擅長運用墨韻變化去經營富有層次的黑。那樣的黑裡蘊藏了他對礦工的尊敬,對生命的讚嘆,對環境的感悟,充滿了宗教性的莊嚴。

桃李春風

退休後,洪瑞麟受李梅樹邀請,到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西畫組教到美術。告別了礦坑歲月,此階段筆下的模特不再是那些肌肉紋理剛毅的礦工,更多是不同體態的人體。雖是西畫組,但他仍常使用毛筆示範,將東方水墨與西方粉彩結合其中。

原鄉・異鄉

在暗無天日的底層記錄下生命的光35年,退休後留在臺灣教書一陣子,直到妻子逝世後,他隨子女移居美國小鎮。洪瑞麟曾在訪談中提到,「六十歲時,自礦場退休了,退休了的第一個願望,自然是追求陽光。」這是他筆下的世界全然地變得鮮艷溫暖,他日復一日地觀察天與海的變化,在畫布上繪製出大自然變化萬千的景緻。

小結

這幾年提到臺灣美術史,不知為什麼碰巧都是以光為概念論述之,也許是塵封已久的事情終於撥雲見日了。不過《掘光而行》洪瑞麟特展並不是像是「《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穿透最深的夜,才能看見最亮的光」這類型的主題,談啟蒙、談遺失,洪瑞麟終其一生隨遇而安,在自身所在位置用心生活、仔細記錄。像是體現塞尚的藝術概念,花長時間的注視、觀察,解構後重組,是帶有主觀藝術的陳述。他從未失去眼神裡的光,總是保有自己的意念去呈現寫實的事物,而他所掘的光,是萬物本質上所在的光。

之所以對這個展有興趣起因於這幾年在金瓜石、九份一帶頻繁地有專案工作,今年剛好接觸一群猴硐礦工阿伯,他們雖告別了煤礦烏黑的辛苦時光,也並未迎來光輝歲月,但他們擁有了幾位一同出生入死的朋友,或著說戰友。

老礦工們富有使命感地,盡自己所能蒐集關於猴硐的故事、老照片、畫作及文物等資料,成立了位於猴硐的礦工文史工作室。

因為他們的故事,引起了我對洪瑞麟的興趣。在欣賞完這個展覽時,我想起了這群老礦工,他們就是洪瑞麟筆下的那群,隨時性命不保,但為了生活還是日復一日地進入炎熱難耐的礦場。那些日子都過去了,曾經帶動起臺灣產業發展的煤礦也退場,但所經歷的日子和故事不能被遺忘。也許是因為這樣的使命感,老礦工們的眼神裡也有光。

觀展彩蛋

藍色帽子

在中視的影片中,洪瑞麟戴著與其他不同的藍色帽子進入礦場。當時礦場會以不同顏色的帽子區分職位;白色為管理職,黃色為一般礦工,而藍色是技術相關的工作。根據劉美鈴訪談,黃元慶教授提及,當時洪瑞麟的工作是檢查礦道底下是否有瓦斯漏氣問題,為專業技術士。

在找資料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提到「這位礦工畫家,最讓礦工懾服的便是用礦工膠盔帽,尾牙宴與4月1日迎媽祖的日子總是會裝滿撼頭啊米酒,找人乾杯的蓋世氣魄」覺得份外可愛。

坑道

展場中用了許多拱形來呈現礦坑意象,同時也運用不同的色彩呈現洪瑞麟不同時期畫風。無論是在哪一個時期的作品,我們都能從作品中看見其率真的性格。展區的色彩在主展牆較為濃郁的藍,其他的顏色大多淡雅。另外「礦工之頌」為大多數人對洪瑞麟的第一印象,該展區運用黑色去襯托主色鵝黃,像是在暗無天光的隧道裡,所能看見的生命光暈。

相思樹

另外,「礦工之頌」的黑色展牆穿插些簍空方格,裡頭鑲著相思樹樹幹。相思樹是臺灣常見樹種,生長於低海拔地區,且質地堅硬,常用於礦坑的支架。而展場中播映中視洪瑞麟訪談影片的那個木頭座椅也是相思木唷!是個有趣的小巧思。

延伸閱讀

|好文分享|鄭麗君:重建臺灣藝術史不只是政策,更是文化運動

|好文分享|老礦工創辦新北猴硐礦工文史館,用回憶與老照片說當年事,找回被忽略的小鎮過去

|參考資料|劉美鈴,《洪瑞麟藝術研究》(2009),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0 留言

Related Article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