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什麼是一張好照片
「一張好的照片勝過千言萬語」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八十年週年特展的宣傳摺頁以報紙的樣式作為設計風格,頭條新聞便開始談何謂好照片。翻開內頁,內文接著說「如果它使你笑,如果它使你哭,如果它使你心碎;那它就是一張好照片」。
關於什麼是好照片,作為新聞界的奧斯卡,普立茲攝影獎絕對是最具有說服力的發聲者。將歷年來的得獎照片逐一展示在牆上,宛若是以美國角度出發的近代簡明世界史。戰爭、種族衝突、貧窮、醫療,那一張張觸動人心的照片,呈現這個世界總是不缺乏悲劇。如同攝影評論家 Vicki Goldberg在一次參觀過普立茲新聞攝影展後說到「好消息去放永遠的長假了」。
比起快樂,人們更容易記得悲傷;而悲傷更容易觸動人心。但普立茲攝影展也不乏溫暖或快樂的照片,但數量遠比悲劇、災害來的少了許多。這樣的狀況導致觀展時,容易陷入悲傷的情緒,令人難以看到世界正向的一面。不過1982年特寫新聞獎《芝加哥眾生相》提醒了世界:快樂與和平,也同時存在生活之中。
從過往的得獎作品來看,溫暖而快樂的情緒在普立茲攝影獎中是難能可貴的。1960-1970年代,正值種族衝突白熱化階段,不乏此類的作品獲選為得獎作品,但多數悲傷地讓人難以凝視。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這張男孩奔跑在集合式建築前的燦爛笑顏,產生了提點的作用,也為觀展情緒起了極佳的緩和作用。
普立茲攝影獎得主約翰・卡普蘭(John Kaplan)曾出版一本談攝影技巧的書,名為《Photo Portfolio Success》;為此他曾採訪過不同領域的名人,包含攝影師、編輯、博物館館長、圖片代理商等。他發現這些人不約而同地提起一個字——遠見」。我們可將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八十年週年特展視唯一個濃縮時光的空間,調整時間維度,更能看見各時代背景中,被關注或被遺忘的事,而遠見就是看見與他人截然不同的視角,呈述存在卻被忽略的觀點。災害的震撼與悲傷也許奪人目光,但快樂與和平亦和我們共存在同一個世界。
關於這個展:攝影集比攝影展值得入手
看完普立茲新聞80年攝影展後,一直找不到切角思考這檔展覽,這檔展覽呈述的是世界變化?還是告訴我們什麼是好照片?的確,展覽中的照片讓我感到心碎;的確,擁有極佳且有趣的拍攝角度。
但,就是似乎少了點什麼。
回頭找了70年的展覽,同樣的場地,同樣是談時代的證據,同樣的那幾句有張力的照片,照片甚至比今年還多出13張呢!
2022年普立茲新聞80年攝影,除了以十年為單位,將歷年照片逐一放擺出,放上簡介(而且輸出的顆粒很粗,字級超小,翻譯也不是很通順)之外,就什麼也沒再多說了。每一展區甚至也沒有任何展示設計,導覽機也僅有三十幾幅作品的內容,且觀展人數也未好好控管,以至於展場很熱很壅塞,觀展順序很混亂,實在很難讓人感受到這個展覽是希望觀者可以好好透過欣賞照片。
將票價380元及導覽費用150元,再補一些差價,買本攝影集回家細細品味,絕對都比走入展場觀展值得。
關於普立茲獎:以年度為單位的快速回應式收藏
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依據喬瑟夫・普立茲(Joseph Pulitze)遺囑而成立,自1917年起獎勵優秀人才,目前獎項種類分為新聞、文學及戲劇、音樂類,其中以新聞類最為人熟知,被譽為而與本展相關的普立茲攝影獎則於1942年開辦。
與其他普立茲獎項不同,今被譽為新聞界的奧斯卡的普立茲新聞獎得獎作品包含世界各地的新聞,且不限制得獎者的國籍(其他如書籍、戲劇、音樂等限制僅美國公民可參加,部分例外)。在過去僅限曾在美國報紙上發表過的作品才句入選資格,現今也已擴展至美國的報紙、雜誌獲釋新聞網站皆可。
2005年一篇學術文章以「向美國展示的世界」為題來形容1942-2002年間普立茲攝影展的得獎作品,我想這也反應了普立茲新聞獎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美國觀點,以其視角觀察世界。
透過普立茲攝影獎的得獎照片,我們找到一個角度去定位每一年的重要事件,能看見價值觀的變化。這個部分是我在進入展場前期待看到的,不過展場僅以每十年作為區隔,並未著墨觀點的變化。
既然這是我想看到的內容,不如就試著發揮研究的,以每十年進行觀察吧!
1940年代|戰役現場的血與淚
這十年獲獎作品多以戰爭為內容;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硫磺島戰役現場,到返家的美國大兵與家人相擁而泣,攝影師透過不同面向反映戰爭的殘酷。歡笑與淚水都驗證著戰事的殘酷,而「戰爭」至今仍是「熱門」題材。回應展覽文宣上的提問「人類是否以史為鑑而更加進步,又或者重蹈覆徹再現悲劇歷史?」,我想從這個展所紀錄的80個年頭來看,應是後者。
另外在1940年代也有一些美國新聞事件現場,如火災逃生的人們、槍殺案嫌犯穿越街區的現場;僅有一張相對來說比較歡樂——美國棒球之神:貝斯・魯斯於洋基球場退休。
1950年代|衝突現場:戰場、政治場、球場
世界仍然不平靜,1951年一張關於韓戰的照片,看見成千上萬的平民為逃離戰火而遷徙。其他災害現場依舊不斷,而戰火也延燒到政治場或球場上。
許多照片皆顯示了衝突的張力,自由/戰火、成熟/童貞、黑/白。
普立茲攝影獎得主約翰・卡普蘭(Johjn Kaplan)曾擔任過普立茲獎得主,他分享新聞攝影獎的得獎作品通常與全球性危機有關,而特寫新聞獎通常與全球關注的社會議題有關,但並非絕對。卡普蘭提醒,不要為了奪獎而拍攝,拍攝的內容要是記者自身覺得有意義的,具有自身意念的。(註)
1960年代|種族衝突白熱化
1960年代世界進入冷戰時期,但美國的種族議題開始日漸白熱化。
1963年,馬丁・路德・金恩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著名的” I have a dream”演說,隔年獲選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他在田納西州的一間汽車旅館遭到暗殺。
1969年的獲獎作品紀錄了馬丁・路德・金恩的遺孀與女兒在其喪禮上悲傷的模樣。這張照片的攝影師Moneta J. Sleet, Jr. 同為黑人,一直以來都在民權運動現場記錄歷程,卻在馬丁・路德・金恩的告別式上一度被拒於門外,全場甚至沒有任何一位黑人記者。馬丁・路德・金恩的遺孀Coretta Scott King立刻發表聲明,「我的先生終其一生都在為推動民權運動而努力,你們現在不讓他進來工作,那麼所有媒體沒有一個人可以進來。」
1970年代|融合的開端
「好消息(Good News)去放永遠的長假了!」攝影評論家 Vicki Goldberg曾在參觀完普立茲新聞攝影展後發表這個感想。這個世界總不乏悲劇,多數的獲獎照片依舊是令人感到心碎。
總體而言,這十年的照片的視角看見了更多人性,無奈與悲傷,恐懼與絕望。
其中特別讓我感觸較深的是1977年的得獎作品。畫面中一名白人男子持著象徵自由博愛的美國國旗作為工具,攻擊一旁的黑人男子。
融合的開端開端,得用多少人的傷痛鋪路。
1980年代|眾生相:快樂與和平也同時存在於生活之中
美國《時代雜誌》著名編輯雅努特・達普建(Arnold Drapkin)曾在一次攝影比賽後提出獲獎條件的建議:「得獎作品應能及時捕捉到特別的時刻,喚起特定的情緒,讓人有所領悟。此外,我還會留意作品的技巧和美學水準,但關鍵始終是照片的內容。」(註)
然而,比起快樂,人們更容易記得悲傷;而悲傷更容易觸動人心。普立茲攝影展也不乏溫暖或快樂的照片,但數量遠比悲劇、災害來的少了許多。這樣的狀況導致觀展時,容易陷入悲傷的情緒,令人難以看到世界正向的一面。不過1982年特寫新聞獎《芝加哥眾生相》提醒了我們,快樂與和平,也同時存在生活之中。
1990年代|政治角力
談判桌上的衝突也充滿戲劇張力。那些位處於權力及權利核心的人,每一個決策,都將影響數以萬計的家庭。可能帶來希望,也可能帶來絕望。
2000年代|醫療與生命
醫院,是生命的戰場。隨著醫療的進步,人類與疾病的搏鬥展開新頁,如何在健康與快樂中找尋平衡。
2010年代|戰爭與難民
學習歷史,是希望不要再重蹈覆徹。然而,隨著我們走到了展場的尾聲,戰爭與難民仍是新聞的主題。那些人性的光輝,往往在悲劇中更為顯眼。
結語|未定義的2020年代
展覽的尾聲,是當下。
2020年代的開端,關於這一個十年尚未能定義。但不得否認的,Covid-19在這一章節佔有一個深刻的地位。這讓我想到了快速回應蒐藏(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這個概念,數十年來,普立茲獎所做的,正是這件事。
快速回應蒐藏(Rapid Response Collecting)為近年來博物館的新興概念。博物館的典藏跳脫蒐藏跳脫蒐奇、蒐珍的範疇,更多的是對於現況的反饋,典藏當下具有新聞價值,與表徵的當代社會時刻、事件、運動的物品,用以記錄當下的時空。許多當下看起來無特殊意義的物件,某種程度是記錄下當代的思潮。
這個起源於2014年英國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的博物館概念,近年來也在臺灣實踐,例如318太陽花學運後,中研院社會所、歷史語言所、臺灣史研究所合力搶救立法院內外共7000多件物件,後續花了一年時間進行數位典藏,並開放作者線上指認並鼓勵公眾授權。這些藏品在此刻看來絕不稀奇,如是手寫塗鴉PP版、便利貼、噴漆、照片、便條紙,稀鬆平常的東西,但他們卻寫實地記錄了臺灣學運歷史。
口罩、快篩、隔離。這些我們亟欲脫離的物品與日常,也成為世界各國博物館積極典藏的物件,用以記錄席捲全球的Covid-19的此時此刻。在這些日常消失之前,以未來的視野記錄當下的稀鬆平常。普立茲新聞80年攝影展亦將疫情主題規劃為一獨立展區,展示全球人類共同面對肉眼難以看見的敵人時的悲傷與溫情。
普立茲攝影展是一個凝視時光的展,覺得可以做得更有意義與價值。如果還有90年大展,希望策展單位可以多花一些心思提供更深入的內容。好好地翻譯文案,好好地安排動線,好好地控管人流。
或著,入手一本攝影集即可。
延伸閱讀
|參考案例|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庫
|參考資料|快速回應收藏:大英博物館典藏反脫歐仿製鈔票
|好文分享|何謂「快速回應收藏」?世界各國博物館這樣記錄武漢肺炎的即時歷史